1. 主页 > 分享

黔西南旅游业基本概况(2018年黔东南州春节旅游人口黔东南州旅游发展)

一、2018年黔东南州春节旅游人口黔东南州旅游发展

1.黔东南州旅游发展情况

2021年,黔东南州总人口484.73万人。黔东南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总人口484.73万,少数民族人口395.09万,占全州总人口的81.5%。其中:苗族210.02万人,占总人口的43.33%;侗族147.55万人,占总人口的30.44%。是中国苗侗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是中国苗侗文化的核心,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州。回答完毕。

2.近年来黔东南旅游发展概况

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范静、七小牌楼景区等。

我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瀑布。古柏水河瀑布,又名黄葛树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黄葛荣在当地广泛分布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支流南盘江支流布克下游白水河段。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瀑布之一。它以巨大的水势而闻名。瀑布高77.8米,其中主瀑布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布顶部宽83.3米。黄果树瀑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侵蚀裂隙瀑布。

二、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着原始生态苗族文化。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寨,由10多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组成。这是一个欣赏和了解中国苗族悠久历史和发展的地方。每年的西江苗寨节、吃年货节、13年一次的臧节都是世界闻名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着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看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看台。西江有一个著名的银匠村,苗族的银饰都是手工制作,工艺水平非常高。

三。范静山

范静总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川金丝猴和珙桐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95%,有植物2000多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它被称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和人类的宝贵遗产。

四。七小拱门景区

七小牌坊景区,七小牌坊景区是张江景区四大景点之一。位于贵州高原南缘,东经10739—10795至北纬2512—2534总面积46.4平方公里。景区集林、洞、湖、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享有超级盆景。景区以精致、美丽、古朴、静谧著称,换换风景,令人心旷神怡。有七小拱古桥、赖雅瀑布、68级瀑布、石上森林、野猪林、水林、田中洞、卧龙湖、鸳鸯湖等21个景点。

3.黔西南州旅游发展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口的增加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的精神生活。与此同时,人们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阐述岩石圈与旅游的关系,结合具体的旅游景观,是探索旅游景观的起因。在观赏中揭示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的途径之一。关键词:岩石圈:旅游:地表形态:喀斯特地貌: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自然绚丽,景观多彩。在频繁的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参观历史

4.黔南州旅游发展现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节是8月8日,辖都匀市、福泉、长顺、惠水、翁安、贵定、独山县、荔波、三都、平塘和罗甸,一个开发区。黔南州旅游产业丰富,以荔波县七小牌坊景区、茂兰喀斯特保护区为首的五家A级景区,平塘县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景区为主导的旅游产业,都是黔南州的旅游亮点!

5.黔南旅游业发展

1、贵阳4711.04亿,涨幅6.62%

2.遵义市4169.9亿,增长10.34%

3.毕节市,2181.48亿,增长6.79%

4.黔南州1747.41亿元,增长8.25%

5.黔西南州,1506.37亿元,增长9.30%

6.六盘水市,1473.65亿,增长8.16%

7.铜仁市1462.65亿元,增长8.57%

8.黔东南州1255.03亿元,增长5.16%

9.安顺市,1078.91亿元,增长9.03%

6.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现状

气候资源黔东南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冬天没有严寒,夏天没有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泉州年降雨量约1200毫米,平均无霜期在270至330天之间,年平均气温16。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气候资源优越。三熟潜力大,北方普遍轮作两熟。

水资源黔东南州水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资源储量332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自然落差大。泉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16.32万千瓦,凯里热电厂50万千瓦时。2005年,泉州全年发电量38.71亿千瓦时。生物资源黔东南州生物资源种类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223.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760万立方米,覆盖率53.68%。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有150多科400多属1000多种。在种子植物中,中国特有属有24个,占中国特有属的11.7%。有野生药用植物400多种,盛产太子参、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和其他珍贵药材闻名全国;野生动物有上千种,其中草鹪鹩、麝羊、美洲狮、冠鹿、大鲵、中华鲟等10余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黔东南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泉州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重晶石、铝矾土、汞、煤、铁、锰、锑、金、铅、锌、铜、磷、石灰石、白云石等。其中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锑矿居贵州省前三位,特别是重晶石的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黄金、石灰石等矿产也有很大优势。

黔东南州,一个风景名胜区,有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浓郁迷人的民族风情。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小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50户以上民族文化村3900多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以舞阳河、云台山为代表的景点,自然风光旖旎;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文化底蕴丰厚;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还有施秉山姆河、黄平董烨河、剑河温泉、岑巩龙别河等景点,构成了黔东南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天然石拱门b

7.黔西南旅游发展现状

兴义文化旅游城目前为止只是在规划论证中,还没有正式建设时间。

8.黔东南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019年黔东南州共接待游客12892.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888.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接待入境游客4.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2.08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65万人。旅游总收入12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9.3%。

9.黔东南旅游发展规划

中国乡村旅游十大发展模式

1.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它是指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为基础,利用靠近城市和交通便利的条件,在城镇周围的村庄开展旅游活动的开发模式生产生活,并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这种开发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操作灵活、见效快。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好规划,防止产品的简单重复;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档次;三是执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第四,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典型的发展模式有四川成都市锦江区的三生花乡、南京市石牛区重庆市安区、浙江省安吉县富宝镇、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循化县积石镇、甘肃省天水市麦基镇后川村、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东沟村、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朱庆村、天津市蓟县川房峪。

第二,依托景区发展

是指将附近旅游景点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农民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和繁荣以及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这种开发模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须靠近重点景区;二是游客量大;三是周边农民有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发展这种模式要注意: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培养农民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就业农民的组织和引导。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秭归县周平乡、北京市房山区杜诗镇、广东省信宜市望江村、山东省五莲县靴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福建省泰宁县水集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塘镇、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余姚市大兰镇

第三,旅游城镇建设

它是指将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城镇建设旅游小城镇,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发展这种模式的条件:一是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有一定基础;二是旅游资源独特,旅游吸引力大。这种发展模式要注意:要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的实施不走样;基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镇等。

第四,原生态文化村落类型

是指利用当地原生态村落文化资源,包括当地人居环境、建筑、歌舞的独特性,优先保护,因地制宜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这种类型的开发必须是当地的村落是地道的,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发展模式要注意:一是做好全村的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引入市场发展机制,促进旅游业发展;第三,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强调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南华村、广东省封开县羊池村、贵州省江口县云舍村、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村等。

第五,依托民族风情

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少数民族来说必须是有一定规模的;民族风情独具魅力。这种发展模式应注意:一是认真挖掘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提升其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二是引导当地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活动;三是改善当地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条件。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俗旅游村、黑龙江省同江市金口赫哲族乡渔业村、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红旗村、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锡伯荣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等。

不及物动词特色产业驱动型

是指在村镇范围内围绕某一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施专业化生产经营,依托区域独特优势,一村一业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具备生产一些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在相应行业的带动下,市场需求旺盛;某个组织形式需要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这种发展模式必须注意:要定位准确,大而全就是没有特色;政府可以不能越位、缺位、错位,要树立服务意识,避免过度干预市场;注重示范引领作用,分步实施;加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注重营销和自主创新,以特色促品牌。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广东省眉县雁南飞茶场度假村、福建省宁德市三都镇等。

七。现代农村展示型

是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因势利导,接待游客参观,展示新农村形象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一定是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知名度大的农村。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处理好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二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活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例子有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黑龙江省甘南县市醒狮寺村等。

八、农业旅游开发类型

是指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开发和策划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Fi

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以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力,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推广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这种发展模式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和退化;要培养旅游开发经营者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例子有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北京市密云县石塘路村、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浙江省奉化市小王庙镇滕头村、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民乐镇罗征村等

X.红色旅游组合

它是指以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这种开发模式必须在知名度大、革命遗迹和遗物丰富、旅游接待有一定规模的村庄进行。

二、地质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


黔西南旅游业基本概况


一、旅游景区安全问题类型

“安全重于泰山”,旅游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演化为灾难性的事故。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安全问题是目前旅游中影响旅游决策、制约旅游业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旅游景区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安全事故、治安管理等方面,受保护的内容包括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旅游景观的安全。

郑向敏(2008)通过对旅游安全相关文献、相关报道及调查结果的分析,从宏观整体角度,把旅游安全问题归纳为六种表现形态,即犯罪、火灾、疾病(中毒)、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其他意外事故。各种表现形态在旅游活动的各环节交替或同时出现,主要包括:

(一)犯罪

由于给旅游者带来创伤的严重性和影响的社会性,犯罪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旅游安全表现形态之一。旅游犯罪这里特指针对旅游者的犯罪。在常见的旅游犯罪类型中,财产性犯罪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盗窃和诈骗为主要形式,暴力犯罪所占比例很小,且往往与财产性犯罪相联系。

(二)火灾与爆炸

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人员伤亡,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财产遭受损失等,甚至造成整个旅游景区设施系统的紊乱。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对自助旅游者造成威胁的火灾,主要发生在饭店、娱乐场所和旅游景区;另一方面指由自助旅游者行为不当造成的火灾。

(三)交通事故

在旅游业运行各环节中,旅游交通是影响安全问题的最大环节之一。旅游交通事故往往具有毁灭性。按照交通形式,旅游交通事故可分为:

1.道路交通事故

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我国交通事故高大50万起,交通事故致死人数超过10万人,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重、特大交通事故急剧上升。2007年,全国高速公路事故导致5925人死亡。道路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是旅游交通的巨大安全隐患。

2.航空事故

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而言,航空交通相对安全;但对民航客机而言,任何事故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3.水难事故

指在水体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随着游轮、竹排等水上交通和水上旅游项目的出现而出现,包括海难、内河(湖)安全事故等。我国不少地质旅游景区,因地处海、河、湖滨,客观上存在不少水上游览安全隐患。

4.缆车等景区交通事故

缆车索道虽然使旅游景区提高了区内交通的方便,但容易使游客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景区而引发安全问题。

(四)疾病(中毒)

旅途劳累、旅游异地性导致“水土不服”和客观存在的食品卫生问题等可能诱发旅游者的疾病或导致食物中毒等。

(五)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旅游活动中相对于人为灾害,由天气、洪水等不可控的自然原因引起的安全问题,是旅游安全的常见问题之一。包括威胁人类生命及破坏旅游设施的自然灾害,危及旅游者健康和生命的其他自然因素和现象,旅游者与野生动植物、昆虫等的接触产生的危险等方面。

(六)其他安全问题

除了上述五种表现形态外,旅游安全表现形态还包括其他一些特殊、意外的突发性事件。如戏耍动物园动物被抓伤、咬伤,建筑物倒塌被砸伤压伤,人群拥挤被踩伤等。

二、安全标志系统

旅游景区安全标识系统是指为了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景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旅游形象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安全标志系统能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引导游客顺利、安全地完成旅游活动。

(一)安全标志类型

在地质旅游景区的游客集散地、主要通道、危险地带等区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志符号设置安全标志系统,用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安全标志主要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或文字组成。国际标准GB2894—1996将安全标志分为四大类型。

1.禁止标志

用来禁止游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包括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触摸、禁止攀登、禁止入内、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禁止带火种等23种标志。基本图形为带斜杠的圆边框,圆环及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2.警告标志

用来提醒游客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包括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电缆、当心落物、当心塌方、当心滑跌、当心车辆等28种标志。基本图形为正三角形边框,边框内有不同内涵的图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此外,根据《旅游者安全保障办法》的规定,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该制度已于2009年10月实施,对旅游者、旅游产品提供者的权利和义务都做了明晰规定:依据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安全状况的评估,向旅游者发布前往目的地旅游的安全预警信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安全状况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对应向公众发布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旅游预警信息,分别表示:

(1)红色旅游预警:建议不要前往该目的地旅游;

(2)橙色旅游预警:建议重新考虑前往该目的地旅游的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旅游;

(3)黄色旅游预警:建议高度关注旅游目的地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4)蓝色旅游预警:建议关注旅游目的地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3.指令标志

用于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而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包括必须戴防护眼镜、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救生衣等12种标志。基本图形为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4.提示标志

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的图形标志。包括紧急出口、避险处等四种类型。基本图形为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二)景区建立健全安全标志系统的注意事项

图形标志由于有一定的隐含效果,单一的图形符号并不能让游客获取正确的信息,还必须配以文字;所有标志一定要按国家标准制作和悬挂,才能让所有游客都能看得懂;标志牌的材质除满足坚固耐用、遇水不变形等特点外,还要因地制宜,与旅游景区的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保证效果和防止出现纠纷,安全标志牌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对不符合要求的破损标志牌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地质旅游景区户外运动的安全设施管理

户外运动的多数项目是探险活动,如登山、攀岩、野营、远足、攀冰等项目,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它能让人拥抱大自然,挑战自我,培养个人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人们在热衷户外运动的同时,常常也会面对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可以从地质旅游景区设施安全管理中的索道安全、游船安全、登山安全、漂流安全、溯溪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

(一)地质旅游景区索道及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

在景区内特定区域设置了游乐设施,不少景区的安全事故大多与索道等游客设施密切相关。我国许多地质旅游景区都建设了客运及观光索道,因此这些设施的管理和维修意义重大。索道及游乐设施安全保障应采取以下措施:

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审批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地质旅游景区索道建设的重要前提,必须严格遵守审批程序。首先,索道建设应该服从相关法律、法规,并符合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求。其次,索道建设项目要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相关专题报告,审查结果符合建设要求。同时,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经景区管理机构和市县建设部门审查同意,呈报省级主管部门。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规划建设的索道项目,还要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本着“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使索道建设科学合理。

相反,如果违背了法律、法规,缺少相关完备的审批手续,则会造成建设的停顿和损失。譬如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百龙天梯”,拥有辉煌的三项桂冠——“世界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载重最大、速度最快的观光电梯”。然而这座“天梯”刚刚运营不到半年时间,由于缺乏电梯备案所需的安全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在2002年9月30日被建设部叫停,一直到2003年8月7日才恢复正常运行,这给索道建设者和旅游景区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索道建设必须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这是索道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2.处理好景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形式的开发都会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索道建设存在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主要体现在修建索道会破坏景区内植被和地貌,进而影响到景区的生态价值。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而言,则直接影响遗产的整体形象。因此,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索道建设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看,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永远是第一位的,处理索道开发与保护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慎重决策、精心设计、科学布线、有效防止对景观质量和环境质量造成破坏”。这就要求在索道规划设计上不要与景区争景,它和景观相比处于从属地位。如泰山中天门索道的修建,炸掉了月观峰峰面的1/3,面积达1.9万平方米,远在10~20千米以外都能清晰地看到这片山峰的破败景象,造成了泰山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

3.索道上部(山顶)景观必须诱人

虽然索道本身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旅游景观,乘索道也有居高临下欣赏美景的功能,但索道最基本的功能还是交通功能,游客乘索道的目的主要是便捷地到达景观地。因此索道上部(山顶)必须有诱人景观,如果没有诱人景观或者景观一般,不能吸引大量游人,仅满足个别人的登高望远的闲情逸致,索道建设则大可不必。如厦门的万石岩景区,索道的上部山顶既没有很诱人的自然景观,又没有浓厚的人文资源,不能够使游人留恋,所以索道的收益受到了挑战,索道成为万石岩景区的一大败笔。若索道的顶部有很好的旅游吸引物,游客就会大量的前往,如黄山风景区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奇峰怪石古松隐现云海之中,美轮美奂,乘索道前往观赏“迎客松”、“云海”的游人如织,也给黄山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4.景区高差大、攀登难、游线长

许多名山景色宜人,但山峰高、山体陡、难以攀登,使得许多年老体弱的游客心有余而力不足。索道建设一般都是在山地旅游景区,山地景区“高差大、攀登难、游线长”是索道建设的重要前提,反之“高差小、攀登易、游线短”就不必建索道设施。如平原丘陵地区的旅游景区,游览区域高差不大,游人很容易到达景观地观光,因此一般都不需要建索道。根据旅游景区索道建设的科学规划,山体垂直高差应该在1000米左右,步游道路达10千米以上,爬坡角度45度应该考虑修建索道。

如金山岭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最壮美的一段,多年来金山岭长城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避暑山庄之外冀北旅游的最大热点景区之一,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和度假。然而,由于此处的不少景点位置险峻,使得许多身体欠佳和年迈残疾的游客难以到达理想的景点,无奈之下只能望长城兴叹。为了让更多的游客能从高空领略金山岭长城的风采,有关部门投巨资兴建金山岭长城索道。这条吊仓式索道从长城脚下直达小金山岭楼附近,长城沿线的风光尽收眼底,使游客在有限的时间里,从容领略长城的风采。

(二)地质旅游景区登山旅游及安全装备

1.登山运动概况

登山作为一项独特的体育运动,凭其迷人的魅力风靡整个世界。现代登山运动始于欧洲,发展至今仅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登山运动起步较晚,新中国诞生之后,登山运动才有了发展的条件。1960年5月24日,三名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从曾被英国登山队称为“死亡路线”——珠峰北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征服珠峰的历史。

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登山运动有了长足的进步,登山运动已不再是职业运动员的专利,民间登山活动正蓬勃兴起,商业登山活动也应运而生。

2.登山运动安全装备

我国比较著名的登山圣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马峰、阿尔金山、唐古拉山、梅里雪山等,在登山过程中,登山者将迎接高山缺氧、雪崩、滚石、滑坠等艰难险阻的考验。对于要进行这类高危险性的高山探险或竞技登山的登山者来说,除了符合登山相关法规的要求外,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登山技术,还必须具备严格的装备。登山装备是登山运动中使用的器材、工具、服装等的统称。登山设备要适应登山运动的环境条件,在设计、选材、用料、制作上要尽量使其轻便、坚固、高效,并能一物多用,主要分为三大类:

(1)宿营装备。包括帐篷、炊具、寝具和各种燃料等。

(2)技术装备。包括登山绳、氧气装备、测量仪器、高度计、干湿度计、钢锥、登山铁锁、升降器、挂梯、滑车、雪铲等。

(3)个人装备。包括登山服装、登山鞋、高山靴、头盔、电筒、手套、防护眼镜等。其特点是轻便易携,坚固耐用,便于拆卸,一物多用。

3.旅游登山管理措施

大多数旅游者更倾向于选择挑战性适中、安全性较高的休闲式旅游登山,如我国闻名中外的“五岳”和佛教四大名山等。旅游登山是一种旅游和登山运动相结合的活动,游客不必提供严格的个人装备,但地质旅游景区管理者应该落实相关的基础设施管理,给游人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登山环境。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进行管理:

(1)聘请专家规范群众经常开展登山活动的线路上的山体名称,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路牌标识、友情提示牌等,维持登山休闲步道的规范和整洁,防止市民、游客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2)对线路进行维护,在线路上比较危险不适宜开展登山活动的位置设置警示牌,在较为狭窄的地方进行拓宽,在较为陡峭的地方铺设梯级石板;

(3)在线路上合适的位置建立登山休息站、廊道、厕所和垃圾堆放点等,便于游客短时休息和途中方便。及时清理枯死树木,避免登山人员被枯枝打砸伤。

(三)地质旅游景区漂流设施的安全管理及装备

1.漂流旅游概况

漂流旅游是指合法拥有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漂流定点证的企业,组织旅游者在溪、江河、湖等水域所在的地质旅游景区利用漂流工具进行的人工漂流旅游活动。

漂流项目因给人以强烈的身心刺激而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漂流活动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开展,一些国家已达到普及程度。在国内,由于近年来群众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漂流活动也开始转变成为广受欢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据初步统计,全国目前共有漂流点63处,经营漂流的法人机构50多家(崔媛和金艳春,2007)。比较著名的有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响水河漂流、北京怀柔琉璃庙乡龙潭自然风景区的龙潭河漂流、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贝江漂流、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的芙蓉江漂流、湖南张家界茅岩河漂流、贵州八舟河漂流、福建太姥山竹筏漂流、内蒙古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游、浙江天目溪漂流、四川岷江漂流等。

2.漂流设施安全管理措施

作为一项特殊的旅游项目,漂流旅游危险性较高,国家旅游局曾专门颁布《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此规定从漂流河段、漂流码头、漂流工具的安全保障,漂流旅游经验者的管理制度、人员管理与培训等方面对漂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按照规定,加强漂流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应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政府的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是漂流旅游开发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包括交通、通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而在安全管理方面,政府的定期监督、检查、科学管理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障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因素(陈炳灿等,2001)。在交通与通讯方面,需要当地与漂流企业进行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出入漂流景区的公路建设或改造,停车场建设,供电、程控和移动通讯设施建设。使旅游者无论在往返漂流景区以及游玩过程中,都能有方便、快捷、舒适的感觉。

对漂流旅游而言,漂流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就意味着旅游者没有人身安全和心灵的彻底放松。由于国内漂流点普遍存在经营混乱与管理滞后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漂流安全事故也不断出现。例如位于贵州省黔西南的马岭河峡谷漂流旅游,虽已开发近20年时间,但其在管理上至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999年10月3日,马岭河峡谷国家自然风景区,缆车坠毁,造成14人死亡,21人受伤。又如2009年7月,一只漂流船在重庆云阳县南三峡泥溪乡一段水域内倾覆,船上数十名参与漂流探险的游客失踪,其中7人遇难。可见漂流旅游设施的安全管理何等重要。

(2)对旅游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旅游地管理及服务人员知识、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代表该旅游地的形象。它要求从业人员对漂流旅游地地理、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科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还要求掌握本地经济、文化、民俗、民风、宗教以及旅游相关的安全、健康等方面知识。针对旅游从业人员类别和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教育,以提高他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掌握旅游管理、接待服务、漂流技术操作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漂流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服务。

(四)地质旅游景区滑雪旅游及装备

1.滑雪旅游概况

冬日滑雪运动是年轻一族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欧美国家尤其流行。近年来,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滑雪运动,滑雪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几年间在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部部分省区陆续建成了近百处滑雪场,并且每年还将有多处新雪场启动建设。我国比较著名的滑雪胜地有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吉林北大湖滑雪场、河北木兰围场滑雪场、北京南山滑雪场、内蒙古阿尔山滑雪场、云南玉龙雪山滑雪场、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等。

2.滑雪旅游安全管理措施

滑雪场安全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运行安全。其安全体系包括人员配备、设备配备、应急程序、安全工作流程及视觉识别系统和声像系统。除了设施需要完备外,更多的是制度、程序和客人看不见的后台工作。

客人看不见的工作内容包括:检查禁止初学者进入的标志是否存在并能容易识别;雪道巡逻人员是否工作到位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安全防护网是否正常工作;监控设施能否提供事故责任判定画面等。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遵照行业管理规范

滑雪场要安全运营,首先要按照行业管理规范来进行安全管理。按照《北京市滑雪场所安全管理规范(试行)》(2005)的安全规则:滑雪道要平坦宽敞,宽度不小于20米;滑行路线可保留天然转弯、斜坡和逆坡,但不得有连续起伏造成连续的腾空;滑雪道不准有急、小的弯道,陡峭和快速急转弯处要设有安全防护装置;通用性滑雪道的雪面要捣固、踏实、压平,不得有裸露的土石和树根,雪层厚度不应少于20厘米。雪层表面不得形成冰状;滑行路线不得有可能撞上的障碍物;滑行终点应留有符合安全距离的缓冲区等。

对于维护滑雪及缆车安全的图形符号的选择,可参照ISO7001:1990《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标准。这些符号包括轨道缆车、大容量空中缆车、小容量空中缆车、单椅式空中缆车、双椅式空中缆车、三椅式空中缆车、四椅式空中缆车、关上安全杆、打开安全杆、关上过顶安全杆、打开过顶安全杆、步行游客必须下车、滑雪者必须下车、抬起滑雪撬前端、滑雪缆车、陡坡滑雪缆车、双列纵队排列、三列纵队排列、四列纵队排列。

(2)建立应急程序

滑雪场作为提供综合服务项目的服务供应商,首先要保证的是客人的绝对安全。包括客人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和出现紧急事故后必须有完备的处理程序。正确的工作程序是保证设备安全的首要条件,设备出现状况时应急措施也是要提前建立以防患于未然。

比如缆车运行中发生停车事故时,按照中国索道检测中心的要求,各滑雪场平时演练的索道救护预案应当及时执行。在专业人员判定索道没有倒车、倒塔的情况下由救护人员疏散客人就近下到地面,情况特殊的还需专业消防人员前来救助。发生这样的事故,应急程序是必需的。平时的演练和事故发生时的正确应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

(3)安装适当的护网

很多滑雪场都会在雪道的两侧安装护网,不但没有减少事故,反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率。原因在于,一些雪场安装了护网后,认为有护网保护,就可以高速滑行。如果是在正面安装护网,能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但如果安全网的支柱是硬性物体,滑雪者撞到上面就会受到严重伤害,所以国内滑雪场应该禁止安装金属或木质护网支撑,并更加科学有效地增加各种防护措施。

(4)落实对游客的看护

目前,滑雪事故率高的原因,是由于雪场缺乏对滑雪者的看护、滑雪者的技术问题以及滑雪场管理不善造成的。滑雪场应首先加强对游客的“监护”,滑雪教练应对游客负责,及时了解游客情况,及时地给游客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5)加强监控和预测

滑雪场是一个人员分布比较密集的场所,很多游客滑雪技术欠佳,很容易发生踩踏等事件。因此,许多国家颁布相关法律,滑雪场等场所均需安装监控摄像头,力争覆盖整个滑雪场,对每个游客实行定位管理。一旦遇到突发事故,便可以最快速度进行救援。

此外,滑雪场应当及时预测天气状况,时刻进行风速测试,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及时提醒游客。

3.滑雪安全设施和器材

常用的安全设施包括雪道的防护网、医务室、用于救护的雪地摩托、雪地担架等。滑雪器材包括滑雪鞋、滑雪板、雪杖、滑雪眼镜、滑雪服、手套等。

(五)地质旅游景区溯溪旅游及安全装备

1.溯溪旅游概况

溯溪是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向上游,克服地形上的各处障碍,穷水之源而登山之巅的一项探险活动。从登山运动中独立出的溯溪运动,以沿着溪谷逆流而上,途遇瀑布或巨石,需要视地形而进行技术性攀登。

溯溪旅游在场地上依赖地质旅游景区,在活动形式上接近于探险旅游,在组织形式上接近于拓展旅游,在获得感受上接近于休闲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户外运动项目,溯溪原是欧洲阿尔卑斯的一种登山方式,现演变为相对独立的户外运动,20世纪60~70年代在日本盛行,70年代后传入我国。

国内比较著名的溯溪景点有广东江门虎穴谷、清远黄龙峡、海南海口万泉河峡谷、北京密云拒马河等。

2.溯溪旅游安全装备

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除了少数户外运动爱好者外,许多人还不知道“溯溪”的真正内涵,对其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加上参与者自己的原因,溯溪旅游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从事溯溪活动一定要组队结伴,切忌单独进入溪谷中,以免受困无法脱身。溯溪旅游对装备的要求较高。溯溪旅游团体装备包括编织绳、锚桩、岩鎚、地图、指北针、高度计等。除此之外还应具备溯溪专用的个人装备,如:

(1)溯溪鞋:为溯溪者必要的装备,不宜用无阻滑作用的鞋,要使用防水材料的溯溪鞋,既有阻滑效果又不易磨损,以两指式抓地力较强为最佳,但手工编织的草鞋和带防滑功能的运动凉鞋也可作防滑鞋;

(2)护腿:为防水材料制成,除了一定的防寒性外,又可免于杂草岩石碰伤、擦伤、割伤之虑及防止蚂蟥等的叮咬,分为长统和短统两种,长统除防护小腿外还可护膝;

(3)头盔:可用轻便的攀岩头盔或登山头盔,国内的工程头盔也可替代。头盔能保护头部免于溪攀滑坠及落石袭击伤害;

(4)防水背包:以能够携带溯溪设备和攀登用品为准,一般溯溪者多采用骑行包;

(5)防水内袋:溯溪旅游者有时得在深潭峡谷泳渡,背包下水是常有的事,要使背包里的东西达到防水的效果,单用塑料袋绑起来是不够的,因此背包里加装一个防水内袋是必要的;

(6)防水镜:可保护溯溪旅游者眼睛;

(7)防水衣物:选择以轻便、透气性良好、易干燥的尼龙面料为宜。

此外,溯溪旅游者还必须具备上升器、下降器、安全带、铁锁等技术装备。

3.溯溪旅游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是开展溯溪旅游的核心问题。已开发溯溪旅游的景区应主动构建起溯溪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并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加强专业人员培养

溯溪旅游本身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旅游企业可以与探险专业俱乐部合作,培养专门的溯溪旅游技能人才。很多人都认为溯溪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队,优秀领队目前极少,使得很多溯溪旅游者对此项目持观望态度。通过对组织者和领队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使领队和导游掌握户外运动的组织技能、安全预防知识和溯溪技术,确保活动安全。

(2)对参与者进行足够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教练

出发之前的提醒工作决定着之后的行程是否会顺利,这个步骤是溯溪之前必不可少的程序。对于初次参加者,要介绍装备的使用方法,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有经验的参与者,可以直接教授他们更高级、更刺激的溯溪技巧。导游和参与者都要接受足够的培训。

(3)完善资质认证以及行业标准和保险机制

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一批保障户外运动安全的法规和开展标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游客的安全。同时,成立行业协会,加强对溯溪旅游企业的监管。此外,购买商业保险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营中的风险。

三、贵州第一产业是什么


黔西南旅游业基本概况


问题一:贵州有什么产业全国最大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副书记陈刚认为,尽管目前贵阳发展仍然较为滞后,但贵阳有条件并且有实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并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贵阳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的发展将得益于温和的气候,充足的能源供应,逐渐完善的交通系统”。

近五年贵州新增茶园350万亩,茶园总面积达466万亩,由全国第十位一跃为第二,绿茶种植面积第一,新增注册茶叶加工企业520家,茶农人数在300万左右,茶农增收近30亿元。今年5月,贵州省召开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省长赵克志提出发展贵州茶产业的六个“着力点”,即快速做大茶园规模;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开拓茶叶销售市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在规模、品质和品牌上成为引领全国的茶产业强省。2013年贵州茶园面积将增至全国第一,2015年将达到700万亩。一个茶叶大省正逐步兴起。

贵州打造马铃薯产业 2015年建成全国最大马铃薯产区

贵州铜仁建成全国最大的钒工业基地

贵州省麻江县建全国有机蓝莓最大产业基地

国内最大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贵阳

问题二:贵州省"五大新兴产业"是指什么五大新兴产业为:

大数据;

大健康;

现代山地高效农业;

文化旅游;

新型建筑建材。

问题三:贵州省的支柱产业是什么?据2005年8月9日贵州日报报道

《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省最大支柱产业》

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贵州电力、煤炭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近7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已经成为贵州最大支柱产业。

“西电东送”工程为贵州提供了一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实施五年来,省委、省***坚持举全省之力推进西电东送,全省电力总装机5年翻了一番,超过前50年的装机总量。已由2000年的460万千瓦增长到目前的1184万千瓦,今年实现向广东送电443万千瓦。

首批西电东送建设项目“四水四火”全部建成投产,共计538万千瓦,并相应建设500千伏两条交流和一条直流输电线路。第二批项目“四水八火”,共1684万千瓦规模。目前,大部分项目已正式开工或进入施工准备。两年前开工的第二批电源项目,首台机组已于今年1月投产进入商业运营。贵州电网主网架结构日趋完善。现在已建成、已开工的电力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总额超过1000亿元。

举全省之力推进西电东送工程的具体规划是,贵州向广东送电从100万千瓦起,逐年递增100万千瓦,“十五”期间实现送电400万千瓦,“十一五”再增送400万千瓦,加上外送周边湘、渝、桂等省区的200万千瓦,到2010年,贵州外送电力达1000万千瓦;与此同时,建成水火电机组3000万千瓦,并相应建设一大批煤矿,初步建成南方能源大省。

煤矿、电力、烟草、商业即为贵州四大支柱产业(所谓的能源产业即煤矿和电力)

问题四:贵州省产业发展简况贵州省生产总值为45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1.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2%。

问题五:贵州的饮食产业是什么如果酒算食品的话,那就是茅台!哈哈哈哈

还有就是老干妈啊,全世界都在吃

其他的就是土特产了,比如:丝娃娃,酸汤鱼,

问题六:贵州十大产业?电力产业、煤炭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冶金产业、有色产业、建材产业、烟酒产业、新兴产业以及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旅游商品)产业

问题七:简述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概况①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表现在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地;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解决了数百万农民的饮水困难;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膜、化肥、农药和饲料、兽药等农用生产物资的使用逐年增加;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②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目前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千个,以龙头企业、多元市场、中介组织和以合同定购、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方式连接200多万农户,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发。

③科教兴农战略成效显著。“八五”以来,贵州广泛推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管理,农业适用技术和一些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乃至现代农业得到相应的科技支撑,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近年实施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星火西进”行动计划、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在品种选育、生态重建、产品加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④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⑤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贵州粮食实现农村人口基本自给后,正向着增加特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稳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油菜籽和烤烟成为大宗产品;其他农作物种植,呈现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全省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排序为一、二、三,但在发展中农业比例下降,工业比例上升较快,第三产业比例有所增长。近年工业发展迅速,农业比例继续下降,虽排序仍为一、二、三,但差距有较大的缩短。

问题八:贵州适合发展什么产业?说旅游业嘛,个人认为那是***部门干的;物流,很是有作为的,是时代的趋势而且入行门槛低。不过,个人认为:懂一行做一行!

另外,贵州也很适合做养殖业种植业,不过要打破常规,搞特种养殖种植可能更好!

问题九:贵州有什么特点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风光尤其著名,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安顺境内。

地处云贵高原,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北部有国家历史名城遵义,以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娄山关等遗址形成了独特的黔北的红色之旅,省会贵阳打造避暑之都,毕节市的草海以及百里杜鹃,铜仁地区的梵净山,黔西南地区的马岭河峡谷,安顺的黄果树瀑布和龙宫,黔东南和黔南地区的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都独具特色,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荔波喀斯特水上森林和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问题十:期末作业!!!急!急!“贵州应该以什么作为主导产业” 15分有色金属冶炼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黔西南旅游业基本概况和2018年黔东南州春节旅游人口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黔西南旅游业基本概况


声明 :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163.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